一般而言,我国股票大盘指数是指:沪市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市的“深证成份股指数”。 这两市的大盘指数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上证综合指数:以上海证券jys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为样本,以发行量为权数(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的股价指数。
深证成份股指数:从深圳证券jys挂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为样本,以流通股本为权数,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的股价指数。
大盘指数反映了整个股市的强弱走势,理论上说,每一个股票的升跌都影响大盘指数,只是权重股对大盘指数影响比较大,特别是一些大盘蓝筹的走势强弱.一般大盘指数上涨,个股短线操作的机会很大,可以进场短线操作,大盘下跌,就要小心,个股操作时切记追高。
大盘指数,一般就是指所有股票股价经过一定的权值加权之后所获得的一个值,他的变化与所有股价的变化都有关,也反映整体大势的变化。
在乘方a^n中,其中的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结果叫幂,读“mì"
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a^x(a>0且≠1)
(x∈r).
它是初等函数中的一种。它是定义在实数域上的单调、下凸、无上界的可微正值函数。
股票和指数的区别在于股票是某间公司上市后发行的,而指数却是在市场上的所有股票总体走势的一个参考数据!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所有股票的走势,它只代表整体市场的基本动向!而股票的走势除了看整个市场的投资欲望还要包括看公司本身的基本数据和价格活动的周期等等......
不加权指数=全体股票价格相加/股票支数X100
加权指数要算上股票的流通股数
上证指数,
狭义说就是专指上证综合指数,其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jys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jys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jys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2、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
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
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
深证指数的前身为深证综合指数,即“深圳证券jys股票价格综合指数”,于1991年4月4日开始编制公布,后被深圳成分指数取代。1995年2月20日开始实施发布的深圳成分指数的基准日定为1994年7月20日,基数为1000点。由于深圳成分股指数所选择的股票经过几年的调整,已不能完全反映股市的实际情况,故有些部门仍然依据深综指来分析深市涨跌情况。